提问者:老邱
上海人眼中的上海!
老邱回答:
春天到了,百花盛开,到处生机盎然,小鸟在树上欢快的唱着歌,春天的风吹在脸上带来微微的温暖。公园里,到处都挤满了人,有大人带着小孩在嬉戏,也有小情侣在公园里散步,老人们慢慢悠悠的欣赏着公园里花草树木,阳光沐浴着每个人。偶尔有从树上飘落的树叶,风带着它们去到新的栖息地,有的去了湖面,有的去了花丛。
公园里的小卖部可热闹了,那里挤满了小孩子,他们有的要雪糕,有的在买爆米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些祖国的小花朵们有点小调皮。还有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的枫叶,好多好多绿色的枫叶,它跟秋天的红枫不一样,它的寓意代表着积极向上。
我记忆中的春天是这样子的,也是一直储存在我脑海中上海春天的样子,如果过完了春天那就要到了潮湿的黄梅天,然后就要入夏了。我跟很多上班族的作息正好相反,上班族们忙了一个礼拜,周末会选择好好放松一下。而我周末一般都忙于授课,教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在我的记忆中最开始的是70后,然后是80后,到现在很多的90后。今年与往年会略有不同,应该说很不同,我们每一个上海人都很难忘记2022的春天吧。
在我们的记忆里,从没有过像2022年这样的灾难,记得上一次还是1988年吃毛蚶的流行肝炎。一直认为灾难会离我们很远,每一次台风都会绕过上海,一直认为自己住在国际一线城市骄傲的上海人,一直把自己精准防疫作为国际标杆的我们,很多人都低下了头。我们有些难过的,我们也有一些沮丧的,引以为豪的阿拉上海宁已经隔离在家两个多月了。
在此之前我是非常非常乐观的,在我的计划里就是3月18-20日配合浦东大筛查,然后3月21日回学校继续工作,我相信很多同学当时的想法是跟我一样的。然后呢,就无数个然后然后再然后了,在家的抗原试剂可以堆成山了,核酸报告在手机的一个屏幕已经放不下了,需要查看更多和更更多。
我们一直在快节奏中工作和生活,一下子慢下来的生活一开始让我很不适应,很多其他城市的朋友也经常问候我,上海怎么样啊,是不是买不到菜要饿肚子啊?我很认真的一一告知,菜多得冰箱都放不下了,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生活怎么会饿肚子呢?
在上海的大部分我们确实如此,虽然一直被封在自己的小区,但是团购、网购从没停止过,所以真的不用担心上海人饿肚子这件事情。可能有个别小区老龄化严重,那么社区也会帮助他们集体订购一些食物和水果。我也给我朋友投喂过一些食物,也是比较顺利的。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并不是食物,最大的问题是在突然慢节奏的生活下是否能够继续高效率的工作,这一点我们慧谷所有工作人员做到了。更大的问题就是,上海抗疫这个项目是有目标的,但是进度管理一直有着拖延症,我们真的自己也说不清楚项目完工工期。一次次带来希望,然后一次次的失望,3月份那时我还奢望可以出门复工,4月也奢望和盼着,5月也是如此,不知道6月行不行呢?
很多其他城市的朋友说,我看新闻上海5月底已经复工了呀,也有很多学员急着要我们快递纸质的书和课本。我的回答是我现在已经不看新闻了,这个是给全国人民看的上海利好,我们只看居委会通知,我们只以居委会通知为官宣。全国人民眼中的上海和上海人民眼中的上海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才真正的了解上海。
我很少写批判类的文章,因为我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正能量的,我不喜欢负能量,但是我也不得不分享一些在我们上海人眼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相信所有上海人都深有体会的。有时候,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人的真面目。在这次上海抗疫过程发国难财的大有人在,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加码抗疫的也大有人在。抬高菜价、烟草价格的不良商贩他们冒了出来,抬高价格加价卖离沪人员高铁票的大有人在,黑心团长也经常有所听闻。甚至有的居委会扣压发放老百姓抗疫物资,甚至有的居委会联合团长赚钱也略有耳闻。街道和居委会的防疫政策要比新闻的“三区防疫”高很多,甚至有的小区一个月不能进水果,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比比皆是。当然,不自觉下楼做核酸的人也有不少,不知道他们是由于害怕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2个多月了,我唯一出过小区的是5月19日下午,那一天天气真的好好,我心情很愉悦。2个月以来的第一次在街道上骑车,微风吹过一缕缕忧伤的风,一眼望去,街边的小店基本都是关门的,很多很多小店被铁丝网网着,门上贴了封条。中大型超市开着,但是排队人真的蛮多的,便利店都是不能进去购物的,只支持网上下单。这种感觉有点像是电影一样,一种末日后黎明的到来,一切都需要时间去恢复。那一天其实街上的人不少,只要碰到可以说话的人,我们都会互相问一下你们是哪个小区的。这就是我2个多月中唯一的一次出门,未来可能会更好一些吧。
听说5月22日上海的几条轨道交通和200多公交车,正式恢复运营了,可是真正的上海人们大多还封在自己的小区,可能是让设备和轨交复工的同志们先练练手吧,因为未来的防疫公共交通流程会越加复杂。新闻里不断有好消息的传出,就是5月底会慢慢的解封一些小区,也可能可以跨区流动了,6月等待分批解封和复工,这些消息对于生活在上海的上海人来说是那么的又一次的提起了我们的希望。还是听小区居委会的吧,他们更加的务实一些,他们更了解本社区的情况,因为我怕再一次的失望。
复工复学会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新的希望,当然也可能会有各种开始的不便,如果复工之后自己住的小区和工作单位二选一不能流动的话,你是会选择睡在公司还是居家办公呢?你们的企业鼓励你睡在公司还是远程办公呢?复工复学后餐饮行业该如何生存呢?只能线上不能堂食了吗?这些可能我们现在的猜想尚早,我们需要等待到6月之后才能知晓。
一个城市年轻人的多少说明了这个城市的活力,大批大批年轻人回老家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他们曾经是上海的生产力和劳动力之一。大批大批的企业面临着资金链的问题,大批大批的门店面临滞销和破产的问题,很多企业的裁员大潮也有可能即将到来,经济的重创可能我们要倒退好几年,这些我觉得我们每一个职业者都是要去直面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企业家需要去直面的问题。
我们上海人也经常调侃说,能复工后第一个要去找的就是TONY老师,我们真的已经好久没有剪头发了。我复工后第一件事情可能就是回到学校看看我们曾经一起学习的慧谷大楼,不知道我们的教室是否已经有蜘蛛网,我们的桌子、椅子是不是已经布满灰尘。楼道里的矿泉水机器是否已经没有了水,灯泡和投影仪还能正常工作吗?服务器是否还继续在工作?
上海也将会随着我们的复工慢慢恢复起来,毕竟那是我们一直生活和深爱的上海,我们很多人的童年就在上海的某一处,我们在上海的某个学校读书,我们在上海的某一个地方找到了我梦想的工作,在上海的某一个地方我们有了我们的爱情。我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摩拳擦掌希望快点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我也相信很多人期望着我们上海的各个企业恢复。我希望回到原来的状态,我们白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晚上可以约三五好友一起去外面吃个晚餐,夜间也有喧闹的小店让我们吃个夜宵,周末我们可以去公园散步。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这些都需要慢慢的恢复社会秩序。
要叫停一个机器其实很容易,只要拔掉电源即可,但是要让这个机器恢复到原先的最佳性能可能还是需要时间去准备的。作为大“魔都”的上海已经停滞了这么久了,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给它充电,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付出比原先更加艰辛的努力去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样子。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本领,我们不单单要做好我们的项目管理,我们要做一名更好的领导者,尝试创新更多的产品,我们也更要懂商业分析。
我这一辈子最庆幸的事情就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学习可以让每一个人更加完美和完善,我们学习书本的知识,我们学习做人的道理,我们学习各种新的技能。疫情之后保住饭碗这类的话说的有点悲观了,但是疫情之后肯定会有一段震荡期那是我们每一个上海人都能预料的,那么既然我们都知道,就让我们乐观的去面对6月的复工复学吧。
大家其实都一样,有什么比关在家里2个多月更糟糕的事呢?风雨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彩虹和希望,上海这个城市哺育了我们的成长,也一直保护着我们每一位上海人。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上海人去保护和恢复我们上海的各行各业的顺利运作,上海缺少不了我们,也缺少不了你。无论是老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还是正在上海打工的打工族,我们缺少不了任何人。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上海的海纳百川包括了上海的包容和上海的文化,也包含了上海人那种骨子里的要强。我们喜欢的是噱头,我们不要蹩脚,我们可以早上吃着泡饭然后加一块面包,我们喜欢炸午餐肉再放一点辣酱油,咖啡和茶叶我们都喜欢,我们也喜欢老北京涮羊肉和四川麻辣火锅。我相信我们很快能回到之前原先的工作和生活,我再也不想关在小区一天天的数着过日子。
上海宁,加油!